新职业人物访谈:“边城浪子”:并不神秘的“闪客”
时间:2018-07-27 来源: 人气:0
上网的几乎没有不知道Flash的,知道Flash的几乎没有不知道“闪客帝国”和边城浪子的。但是在弥漫着星巴克咖啡香气的盛福大厦一楼大厅见到高大勇时,记者不禁愣了一下,这就是网络元老、著名的Flash网站――闪客帝国的创始人边城浪子?普通的外套,普通的牛仔裤,站在大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,旁边是外表同样普通的Flash高手――江湖人称“DF”的王云松。“网络让我变得神气”高大勇作为全国最知名、最权威的Flash网站的创始人,头上的光环可不少:中国第一批成长起来的玩网高手、网络骄子,他的个人主页“东方回声”(www.eastecho.net)在1997年就入选“中国十大个人主页”;在1998年,又获得了个人主页十大头衔中的三项桂冠――“元老级网页制作奖”、“最具创意奖”和“最佳男性站长奖”。在闪客圈内他更是具有很高的地位,著名的闪客小小、老蒋都管他叫“老大”,闪客帝国的很多网民都将他视为偶像。用他自己的话说:“网络让我变得很神气!”他在中学的时候开始玩苹果II。1992年从老家黑龙江佳木斯考到秦皇岛燕山大学的计算机工程系,从Basic到Fortran到C语言再到Java和HTML,一路伴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一起成长。1997年3月,他成了瀛海威的一名网页设计人员,为瀛海威留下了“网上延安”、“游戏三昧”等网页精品。高大勇从未学过美学,但他的个人主页以画面讲究、构局精美著称,不少人访问“东方回声”就是为了学他的主页设计,而他自己都是凭着感觉制作的。现在的高大勇自己并不做Flash,而是只做“闪客帝国”的后台编程工作和网站的维护,有的时候做的是一些比较琐碎的工作,比如“论坛打架和一些‘古怪的人’,特别操心”。他的作息时间和大多数从事传统行业的人不同,“早晨从中午开始”,经常到凌晨才上床睡觉。这些辛苦换来的是网站的日益壮大,目前它拥有100万左右的注册用户和5万左右的论坛会员。和大部分状态窘迫的个人网站比起来,“闪客帝国”的经营状况比较令人乐观,“在挣钱,在努力”,高大勇淡然地说到这一点:“因为大家都知道我们这边做得特别多,我们接各种各样的业务,企业有很多要求,有广告、有动画、有游戏,我们每天的工作很多。”挣钱不是因为高大勇有特别灵活的商业头脑,相反,他说:“我没有商业头脑。我没有在上面花多少心思,没有把这个东西怎么商业化,我只是很单纯从那个角度出发,一不小心,竟然让大家知道了。”“一不小心”就做成了一个极具知名度的网站,高大勇的成功似乎显得来得很容易。但是这个给了他成功的虚拟的网络世界,在高大勇的眼里就是一种真实的生活方式,只是平凡生活的一部分。“如果没有网络,我可能会没什么出息。”谈到网站经营的酸甜苦辣,高大勇脸上也是一种非常平静的表情,眼神也特别简单:“我做闪客帝国头两年的时候,完全靠着自己跟网友的努力踏踏实实做这件事。开始是我一个人,慢慢有一些人帮我,像闪客排行榜都是一些朋友提出来、我再根据他们的要求来做的。闪客帝国的发展跟大家很有关系。”现在恐怕全国的Flash高手都知道“闪客帝国”。高大勇这样介绍它的诞生和成长:“闪客帝国最开始从我的个人网站发起,刚开始只是在里面有一段FLASH的内容。雏形在1997、1998年就有了,只不过那个时候人很少。1999年9月15日,真正意义上的闪客帝国就诞生了。”正如他所说,朋友在经营网站上给了他很大的帮助,而朋友中绝大部分都是闪客。王云松――DF(DFlying)就是其中一个。他是一位国内顶级的Flash发烧友,也是颇具声名的闪客鼻祖,问起最得意的作品,王云松说:“一个是FlashMV《我的心好乱》,影响比较大。后来的FlashMV都是照着学来的。还有一个作品是小柯的《日子》,有音乐版权和图片版权。”和高大勇一样,他也认为自己没有什么神秘的:“神秘可能是现在市场要求下产生的,一些媒体和公司可能需要找一个炒作点,于是给这个职业加了一个‘神秘’的定语。我们觉得这个‘神秘’对我们的职业来说不算贴切。”闪客们的生活绝大多数闪客都是“心里有想法”的人,对他们来说,Flash是一个最合适的表达自己内心深处思想的介质,往往很多闪客的外表和他们的作品风格截然不同。优秀的闪客都不是靠着自己的“天才”来抓住灵感,知识面的拓宽、阅历的积累、思想的丰富才能使他们的才华之树常青。大多数闪客都有频繁跳槽的经历,高大勇在做闪客帝国之前也跳过好几家公司。他这样解释这种现象:“许多互联网公司的人员流动性大,而且机会很多。我一直在互联网的圈子里,几乎天天都有新的机会,包括猎头公司也找你。那个时候人们也比较浮躁,跳槽很正常。”在闪客这个圈子里出名很容易,一个足够有吸引力的Flash就会让一名闪客在一夜之间家喻户晓,比如“东北人都是活雷锋”的FlashMV就是以很快的速度传遍网络。“流氓兔”原本也只是个被抛弃的玩具设计形象,创作者金在仁和他的经纪人甚至因此成了失业者,直到把流氓兔做成了系列Flash在网上发表后,他们的兔子形象才开始在全球迅速普及。然而记者从高大勇和王云松那里了解到,闪客这一行业的状态也非常不景气。“开始我们接触Flash比较早,制作价格很高,1999年每秒价格在300美元左右,现在网络普及了,价格也降得很低,甚至有人报价5块钱就有新手来做。现在有客户,但行情没有了。”王云松说到这个显得很无奈。现在很多闪客都是身兼两职,一方面在一家IT公司做一份每月领薪水的工作,另一方面在业余时间制作Flash作品,然后再将自己的作品上传到网站或者卖出去。前者不论是网站还是Flash作者本人,都是分文不取的。后者却并非人人都有机会,所以几乎没有只靠制作Flash维生的闪客。“做闪客能发大财”就更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梦想,高大勇对这种说法的态度非常现实:“可能头一阵子在媒体上被误导,说做闪客能当百万富翁,这种吹嘘比当时互联网的泡沫吹得更厉害。因为当时Flash正火,有一些公司为了他们的利益疯狂炒作,造成这样一种现象。其实对我们实实在在做Flash的人来说并不是这样。”闪客还要不断追求和韩日、欧美甚至台湾的Flash作品比较起来,国内的Flash整体水平显得很滞后,只有极少数的作品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,大多数都还停留在简单搞笑或者扮酷的浅层思维水平上,这并不是因为技术的问题。实际上制作Flash的技术越来越先进,已经从最初FlashFuture发展到了现在的Flash6,“如果光从个人技术来说,咱们跟国外几乎没有什么差别,甚至有一些还超过国外的。之所以没有好的作品,有两个原因,第一,咱们的思路不够开阔,做东西的人思想局限性太大了;再一个我们缺乏团队精神,国外大部分都是团队合作,有专门画画的,有专门导演的,这样作品出来才会比较好看。”王云松的观点道出了很多闪客的心声。而与此同时,越来越多的网民加入了闪客的行列,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吃着汉堡薯条成长起来的新新人类,他们对新生事物的接受速度非常之快,对于Flash的制作来讲,他们的思想里面也少了很多老一代闪客思想里的条条框框,想象力丰富、个性鲜明是他们最大的特点。当然这些新手中也普遍存在着一些浮躁,他们注重的不是作品的好坏,而是把视线都投在作品的价值。作为前辈的高大勇和王云松对此的看法是,发烧友并不是只把时间花在上面就算是发烧,要有正确的方法思维才算得上一个地道的发烧友。闪客们在用各种各样的方式生活,Flash网站也在想尽所有办法谋求更大的发展,但两者的目的都是一样的,希望借助Flash实现自己的爱好和梦想。这段话也许能够更加贴切的描述闪客的未来:“闪客”,代表着对网络技术(不仅仅局限在Flash)进行不懈追求的人群。他们不断挑战自我,不断学习最新的技术;他们有创作的热情,有努力进取的劲头;他们立志要让中国人在互联网上拥有一席之地。